close
Jalo在西國不負責翻譯,歡迎轉載註明出處即可。


這是一篇2008年四月13日刊登在西班牙公眾報(Público)第18頁的世界新聞。
這篇專題的下面就是就是之前本格刊載過蕭胡會的台灣新聞(複習前文)。
這篇專題報導相當值得一看,看看居住在中國以外的中國人是如何地尷尬,
當他們面對圖博事件引發抵制奧運的風波。
標題是:

在西班牙的中國人認為抵制奧運是不可思議的那只是我們的一場運動會,我們對它抱有如此大的幻想
(或者 我們對它滿心期待)
如同1992(指巴塞隆納奧運)西班牙人當時一樣。」

Daniel Ayllon,馬德里報導

    淑芬(Su Fen)三十五歲,住馬德里,在他家迎賓的玄關放著一隻Iberico火腿與中國月曆。他不會說西班牙語,他的孩子Xin Lei,十五歲成為她的翻譯,一半的對話她保持沈默,當談及關於奧運的爭論與中國的人權。「我們不去談這個話題」青少年發表但沒有問他的母親,他表示驚訝對於談到一些國家可能抵制奧運。

    如同他的案例,在西班牙主要的部分中國社區都避免在公眾間談及政治,也極少批評他們的政府,一些人否認這一些嚴峻的責備、言論自由或死亡的痛苦,有些人是隱藏不見。大多數的人不說西班牙語並視而不見,少部分的人涉入。

   「那只是我們的一場運動會,我們對它抱有太多的幻想,(或 我們對它滿心期待)如同1992年(指巴塞隆納奧運)西班牙人當時一樣。」許多人回答這個句子。

    不同於另一些移民團體來自共產政府的如古巴,中國人不迴避關於政治上的主義但又同時尋求更好的薪資。「那是一種經濟的移民」馬德里自治大學中國人類學副教授Gladys Nieto解釋,這些社區基本上是農村,接近百分之六十來自青田,一個在中國南方多山的小城鎮。


    在十個存在西班牙的主要的中國的協會間,聆聽到許多運動員的批評使他們困擾「這都是謊言!在中國沒有違背人權!」ACCCE理事長(在西班牙中國廣告公司協會)Antonio Xu大喊,「面對體育我們應該是全部一樣,不應該摻入政治。」他的結論。



自由與動盪

    西班牙中國投資協會組織主席Mua指出更多的評論,該代表尊重英國首相布朗的決定,不參加奧運開幕典禮的要求及為國際的批評背書「這是每一個國家的自由」。

    在街上三十三歲的Luis Chen在馬德里市中心的商業廣告上尋找工作。從二十二歲開始在西班牙生活,遊走在一家店與另一家店之間,相對的西班牙應該比中國自由,但是
在這裡更增加不安更勝於在他的國家:「在中國你可以安靜的在街上走路,在這裡,任何一個中國人在晚上獨自離開都帶著恐懼,隨時會被打或被搶。」

    但是他的同伴Wen Jiabao,責備他說:「儘管他們企圖粉飾,但在中國是缺乏自由的,在政治上,中國應該要有許多的政黨像西班牙一樣,即便如此這些也不能夠作為抵制奧運的理由。」

    在賽維亞(Sevilla)的中國社區重複他的堅持並避免談論奧運聖火所釀成的爭議,並告知Raul Bocanegra(不知道這是何方人物?)。在一家中國餐廳與一家時裝店,當反應到這個問題時和藹的面容立即轉為嚴肅:「關於因為中國違反人權而可能被抵制奧運開幕式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

 
    得到的回答是一張可怕的臉與否定地搖頭,不願意表示意見,並回頭表示否定。



(專題右邊由左至右兩個人物專訪)

這個事件不應該是政治的

~Qi斷言圖博人在利用這個時段。~

L.D.P.巴塞隆納報導

    Lidan Qi的整個生活幾乎都在西班牙,她是個律師,也被委託管理一些家族企業的財務, Mercachina,位於Badalona工業區,一個中國商業增生快速的區域,一些週日與假期在經過漫長看守下沒有停止貨品的搬運「我們的公司銷售上有不同於老企業的一些想法。」Lidan說,他從投入一個商業團體到另外一個。


    「奧運不應該轉變為政治議題,奧運是一個運動的活動。這些事更顯示圖博是為了他們的主張利用這個時刻。」Lidan不願去談論這些主張是否合法。


    「奧運是重要的運動時期,不應該因政治而損及奧運,應該停留在政治的另一邊。」她的意見。



我不喜歡談論政治。
~Ana Hu,對奧運議題感到不耐煩,也避免談論人權。~

D.A.馬德里報導

    Ana Hu,32歲,住在馬德里十二年,擁有一家中國時裝店。他對進到店理的訪客跳了起來,當訪客用西班牙語問到這個涉及到他的親密批發生意的同胞的問題。「最好還是用西班牙語談這個事情。」她一個鄰居辯稱。

    「平等(公平、正義)在中國與這裡差不多是一樣的,事實上,近來現在(中國)不公平的現象已經減少很多。」Ana這樣保證,同時迴避有關國際組織對於死亡的痛苦、拷問或對言論自由的譴責。

    對於可能抵制奧運開幕式這樣的議題Ana不願意回答:「我不願意談政治。那只是運動!」她如同她老公一樣對奧運滿懷期待:「他能夠熬夜為了看奧運比賽,對我而言這僅是一種發生在我國的榮耀。」


這是一篇相當犀利的報導,他同時點出了中國移民的問題,
「經濟移民」絕少融入移民國社會,那怕是取得了該國的身份,
還是不相容於民主社會,自成一個社會。
文中舉了古巴移民為對比,同樣出身共產國家,卻完全不同,
應該說是中國洗腦教育成功還是民族意識向心力強呢?
西方人讀來應是極盡對中國的諷刺才是。
對西班牙人來說這是是一種可以理解的不可思議。
記得有一回課堂老師問到老中和我們及日韓同學,你們有沒有交到什麼西班牙朋友?
我們及日韓同學都回答有,但老中同學一個都沒有,有些還是來了西班牙十年以上的。
同樣的有一半以上(應該更多)的在西班牙的中國移民,是幾乎完全不會西班牙文的。
另外1/3的人他會的西文只有飲料與菜單上食物的名稱......。
但他們事實上也為商業活動不熱絡的西班牙提供了不少的稅收來源,
文中報導的中國說法與中國政府的說帖是一模一樣的,
現在許多西班牙中國超市裡都放著一疊紅色的傳單上面用西文寫著:
來自中國的聲音
!關於真實的西藏(圖博)
滿滿兩面一面是說帖,就與這些中國人的說法一致,不必翻譯大家都猜的到。
背面是滿滿一頁說明中國西藏(圖博)的歷史,這就是官方說帖。
許多我認識的中國人在這裡開餐廳、酒吧,收到要求放置這份官方說帖文宣,
他們都把文宣丟到回收箱。他們可還要西班牙人的生意呢!
他們的客人都是老外,放了這文宣讓老外反感生意怎麼做下去?
和報導中的中國店鄰居一樣,他提到最好用西文談論這個議題(這樣不會被其他中國人聽懂),
這可是超級矛盾的「經濟移民」!

※敬請各界西文前輩不吝指正。
感謝城堡與獅子省的宅女的建議,特此致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lo 的頭像
    jalo

    旅居伊比利半島的冥王星人

    ja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